<rt id="qoiue"><delect id="qoiue"></delect></rt>
  • <rt id="qoiue"><delect id="qoiue"></delect></rt><rt id="qoiue"><delect id="qoiue"></delect></rt>
  • <strike id="qoiue"></strike>
    <center id="qoiue"></center>
  • 臺風來襲 氣象監測儀器貢獻大

    時間:2018-08-17 作者:中國化工儀器 閱讀:4245

    今年入夏以來,臺風頻頻來襲,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便開始了對臺風的觀測研究,在《呂氏春秋·有始覽》中就有關于“八風”的記載。由于沒有各種氣象儀器、技術以及科學的天氣預報方法,古代人主要根據天象和物象等征兆來獲知臺風的有關信息。

    目前,我國的臺風預報能力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臺風來臨前,我國相關部門能夠準確的監測到風暴等級、風速信息以及登陸地區,并發布臺風預警信息,避免了百姓的傷亡和經濟的損失。而這些準確的臺風預警信號都要得益于各種氣象儀器,我們盤點一下都有哪些氣象監測儀器在臺風預警工作中做出了貢獻。

    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監測,它通過自身攜帶的高分辨率成像儀、微波濕度計等儀器對臺風的位置、大小、強度、移動方向進行準確高效地監測。可以說氣象衛星猶如一座建在天上的氣象監測站,是航天、遙感、計算機、通信技術結合的產物,時刻守護著我國的氣象安全。

    我國2016年11月升空的“風云四號”氣象衛星實現了世界先進水平的氣象監測技術,能夠在三萬六千公里的地球靜止軌道上監測著臺風的一舉一動。該氣象衛星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歷經整整21年才研發出科技成果,在研發的過程中,該團隊先后破解了諸多技術難題,最終實現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的自主研發,這輛大儀器對我國氣象衛星的全球觀測能力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氣象雷達

    氣象雷達是專門用于大氣探測的雷達,屬于主動式微波大氣遙感設備,一般探測距離可以達到400公里。其工作原理是根據它發出的無線電脈沖被臺風云雨滴反射回來的強度來測量臺風的強度以及臺風的風場,利用氣象雷達可以判斷臺風的位置、動向、云雨分布的情況。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自主研發的兩款雷達在今年第8號臺風“瑪莉亞”登陸福建省連江縣后,第一時間參與了對“瑪莉亞”的判斷,為臺風的預報預警等工作提供了準確的資料。

    無線電探空儀

    無線電探空儀是利用敏感元件直接測量大氣壓力、溫度和相對濕度的無線電遙測儀。一般來說,這款儀器都是被搭載在氣象氣球之上,隨之進入高空進行氣象監測,通過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判斷臺風的位置。由于操作簡單、便于回收等特點,無線電探空儀也是氣象站點常見的監測儀器之一。

    無線電探空儀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末,是在當時剛發展起來的無線電短波技術基礎之上發明的氣象監測設備。隨著現代臺風氣象預警有了氣象衛星和氣象雷達,氣象氣球搭載無線電探空儀的監測方式已越來越少見。但并不是每個氣象監測站點都能夠擁有先進的氣象監測儀器,因此氣象氣球搭載無線電探空儀仍然是普通監測站點所需要的重要監測手段。

    觀測飛機

    為了應對臺風“瑪莉亞”,臺灣氣象部門執行了“追風計劃”,也就是“臺風飛機投落送觀測”,利用飛機觀測臺風。一般意義上,人們所乘坐的客機都會因為各種天氣因素而被迫停航,而這種觀測飛機卻是哪里有臺風就往哪里飛。飛機上往往會攜帶各種必要的氣象儀器,實地探測臺風內的各種現象。飛至臺風頂端,飛機還會投下附有降落傘的無線電探空儀,與臺風來一場“零距離”的親密接觸。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對惡劣氣象災害的預警越來越快速、越來越準確?,F如今,我國已擁有超過2500個國家級觀測站、6萬多個自動氣象站及風云系列衛星等組成的綜合觀測系統。自1988以來,共成功發射了16顆風云衛星,目前9顆在軌運行。其中最為先進的風云4號衛星已投入業務運行,并向全球開放資料、為區域提供服務。這些氣象儀器將會持續助力我國的氣象預警工作,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久治县| 盘山县| 和平区| 庆元县| 和平县| 吉林市| 宁河县| 东海县| 正镶白旗| 梅河口市| 抚远县| 冕宁县| 句容市| 巨鹿县| 洛扎县| 大埔区| 保定市| 新巴尔虎右旗| 保德县| 江阴市| 会昌县| 滨海县| 宁远县| 兴隆县| 香河县| 柳州市| 夏邑县| 桐城市| 印江| 南康市| 洛扎县| 辽阳县| 嘉黎县| 朝阳区| 厦门市| 修文县| 娄底市| 井冈山市| 庆阳市|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