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qoiue"><delect id="qoiue"></delect></rt>
  • <rt id="qoiue"><delect id="qoiue"></delect></rt><rt id="qoiue"><delect id="qoiue"></delect></rt>
  • <strike id="qoiue"></strike>
    <center id="qoiue"></center>
  • 盤點5次引力波探測:從黑洞到中子星 開啟新時代

    時間:2017-10-17 作者: 閱讀:4245
          100多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5年才首次獲得證實。從2015年9月至今,科學家已經五次捕捉到引力波。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以表彰他們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貢獻。
          2015年9月,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首次單獨探測到引力波,這是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信號,由質量分別相當于29個太陽和36個太陽的兩個黑洞合并時發出。二者形成了一個21倍太陽重量的旋轉黑洞,大約與太陽相當的物質轉化成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來。
          2015年12月,時隔3個多月,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再次單獨探測到引力波,信號來源于距離地球14億光年的兩個黑洞的合并。兩個初始質量分別為約14倍太陽質量和約8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并成一個約21倍太陽質量的旋轉黑洞,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
          2017年1月,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第三次單獨探測到引力波。這次的引力波事件是由兩個恒星質量級黑洞碰撞所產生的,其中一個的質量約為太陽的31倍,另一個則是太陽質量的19倍。科學家計算出這兩個黑洞在最終融合成一個約為太陽質量49倍的黑洞之前,彼此圍繞對方相互旋轉了約 6 次。這種宇宙級大碰撞產生的能量本身就能達到太陽質量的兩倍,并以引力波的形式將能量擴散出去。
          2017年8月14日,激光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兩臺干涉儀和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一臺干涉儀,從三個地點幾乎同時(先后相差僅幾毫秒)捕獲到了最新引力波事件。
          第四次引力波由距地球18億光年的兩個超大黑洞合并產生,質量分別為太陽質量的31倍和25倍,合并后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53倍,剩余約3個太陽的質量轉變成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來。
          相隔萬里的探測器首次共同探測到引力波,對旨在破解宇宙奧秘的國際科學探索來說,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里程碑”。
          2017年8月17日,人類第五次探測到引力波,也是首次探測到由雙中子星合并產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此前4次,科學家探測到的引力波都是源于雙黑洞合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汾西县| 周口市| 周宁县| 阿瓦提县| 武汉市| 什邡市| 民勤县| 酒泉市| 安平县| 北辰区| 海晏县| 孟州市| 永平县| 建阳市| 锡林浩特市| 衡山县| 吴堡县| 盐边县| 巫溪县| 乌拉特后旗| 筠连县| 汉寿县| 合山市| 大冶市| 长汀县| 海宁市| 奇台县| 安顺市| 邮箱| 连州市| 浠水县| 疏勒县| 盖州市| 宝山区| 化州市| 潮州市| 尖扎县| 荣成市| 黄冈市| 吉安县|